相比BlueZ,BlueDroid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其框架结构变得更为简洁和清晰。
名词解释:
BTI F: Bluetooth Interface
BTU : Bluetooth Upper Layer
BTM: Bluetooth Manager
BTE :Bluetooth embedded system
BTA :Blueetooth application layer
CO: call out\CI: call in
HF : Handsfree Profile
HH: HID Host Profile
HL: Health Device Profile
AV:audio\vidio
ag: audio gateway
ar: audio/video registration
gattc: GATT client
Android 4.2中BlueDroid的框架结构图:
(1)、应用程序通过android.bluetooth package下的API来调用系统的Bluetooth功能。
(2)、应用层空间增加了一个名为Bluetooth的App。它做为系统的bluetooth核心进程而存在。其内部将通过JNI来调用Bluetooth HAL层以完成各种蓝牙请求。
(3)、Bluetooth HAL也属于Android 4.2新增模块,它由蓝牙核心规范硬件抽象层和蓝牙应用规范硬件抽象层组成。由于HAL层的隔离作用,上层代码可轻松移植到不同芯片平台。
(4)、作为整个蓝牙服务的核心,Bluetooth Stack模块则由Bluetooth Application Layer(缩写为BTA)和Bluetooth Embedded System(缩写为BTE)两大部分组成。BTA实现了蓝牙设备管理、状态管理及一些应用规范。而BTE则通过HCI与厂商蓝牙芯片交互以实现了蓝牙协议栈的通用功能和相关协议。另外,BTE还包括一个统一内核接口(GKI),蓝牙芯片厂商可借助GKI快速轻松得移植蓝牙协议栈到其他操作系统或手机平台上。
(5)、Vendor Extentions(厂商扩展):开发者可以添加自定义扩展以实现厂商特定的模块和组件。
(6)、bluedroid 整体协议栈架构:
整个系统的架构很简单,因为大多的事情都是在Bluedroid层里面做的,上层只管去Call和Callback就是了,这部分我们在后面分析代码做详细分析。
2、BlueZ 代码架构
和Bluedroid类似,BlueZ也是按照标准流程从应用一直走下来,不过两者唯一的区别是BlueZ的DBUS。blueDroid中取出DBUS是代码结构变的更加清晰,看起来跟顺畅。如下图蓝牙代码架构: